打造北向东出桥头堡
改造后的广元站。 记者 唐彪 摄
已经试运行的红岩港全景。记者 唐彪 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柴剑峰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广元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广元建设北向东出桥头堡,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和省委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新时代广元开放合作新格局的关键之举。
一、何谓桥头堡?
桥头堡是服务于区域开放合作的联结枢纽和关键节点,是根植于本地与区域外业已或即将形成的合作基础,致力于打造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对外开放平台。桥头堡应具备若干要件。一般来说,一要“有路有桥”,即拥有公铁水空等多式交通的便利条件;二要“有位有为”,即需要地处区域发展的核心区位,具有良好发展条件和巨大潜力,是区域的联结枢纽。三是“有来有往”,是推进双向开放、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产业基地,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
广元作为四川的北大门,自古就是出入川的重要通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尤以剑门蜀道为最。随着京昆高速公路广元段的扩容,西成高铁与兰渝高铁广元枢纽站及配套连接线建设,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建设,以及广元机场改扩建、航线加密,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中心加快构建,交通路网、类型、里程、质量不断优化,已成为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运输枢纽,初步形成“五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广元地处秦岭南麓,是南北方的过渡带,毗邻巴中、汉中、陇南和绵阳,是川陕甘三省结合部,也是连接成渝经济区与关天经济区、联结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全域开放、联动发展、协同推进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从区位来看,广元理应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聚集、集散、辐射等综合服务功能,带动整个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一体发展。
广元对外开放不断加快,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区域合作,开放合作的条件和水平不断跃升。近年来,随着广元在交通区位、生态环境、文旅资源、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显现,城市美誉度和吸附力不断增强,陇南、汉中、巴中等周边地区来广购房、置业、就医、上学的人数呈明显快速上升态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广元必须立足区情、区位,抢抓开放发展重大机遇,推动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建设桥头堡,切实成为四川北向东出的门户、开发合作的前沿。这既是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考量,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对广元战略地位的精准画像。
二、何求桥头堡?
省委书记彭清华指出,“扩大开放合作,最重要的是对接先进生产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省委准确把握四川发展的战略定位和阶段性特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鲜明确立了新时代四川发展的主攻方向,支持广元加快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在某种意义上,桥头堡的作用就是要深度推进开放合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广元而言,打造北向东出桥头堡,必须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利用好对接先进生产力的重要通道,把广元建设成为重要战略通道、开放合作高地、高端产业基地、文化交流窗口、国家安全屏障。
第一,通道是建设桥头堡的基本支撑,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依托。通过扩容、提级、加密、保畅,强化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内联外畅、通江达海、辐射甘陕、融入亚欧的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第二,合作是建设桥头堡的核心环节。通过巩固和发展广元与区外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容,推动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扎实推进产业承接、扶贫协作、经贸合作,加快推动广元形成“东西南北,四向拓展”“省内、省外、国外,三圈联动”立体开放、全面合作新格局。第三,产业是建设桥头堡的关键要素。依托广元特色资源,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对接区外先进生产力,丰富业态、延伸链条、提升价值,聚焦产业项目投资,聚力推动大开放大合作培育现代大产业,构建具有广元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广元特色经济的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第四,文化是建设桥头堡的重要突破口,广元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重要走廊,通过挖掘开发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川北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文化高地,加强与西北、华北及东部地区乃至国际的文化交流合作。第五,安全是建设桥头堡的基本前提。桥头堡本身就是军事要塞、进攻据点,“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广元自古就在安全战略布局中举足轻重,是西南地区的战略要冲,是维系区域安全重要据点,随着在建的广平高速公路推进,广元不久也将成为促进藏区稳定发展的一条战略通道。此外,广元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也需要从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建设桥头堡,建成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三、何为桥头堡?
桥头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全过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建成、建好桥头堡,必须做到思想先行、科学规划、全面统筹,重点突破。
一是思想先行,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桥头堡建设的主体是人,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精神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首先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开放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建设北向东出的桥头堡的重要意蕴。其次,从“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中寻找广元建设北向东出桥头堡内在关联。再次,从破除“盆地意识”“山门观念”“垫底心结”,以永无止境的思想大解放推动广元大开放、大发展,领悟桥头堡建设对形成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和大开放新格局的关键性作用。最后,落实到动员和宣传工作上,让“桥头堡”建设从领导机关走向社会、走向广大群众,实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建共享。
二是顶层设计,制定桥头堡建设的实施规划。推进北向东出桥头堡建设,必须明确具体实施方案、操作细节。首先,应邀请专业智库细化、优化、深化广元桥头堡战略研究,明确桥头堡建设的内涵、外延、困难、条件、目标、路径和具体措施,做好扎实的理论研究工作,最大限度形成共识。其次,要细化建设的具体方案,要明确项目、责任主体,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要与其他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充分衔接。最后,要推动规划落实、落地,做好督查检查及修订工作。
三是全面统筹,为桥头堡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效支撑。桥头堡建设涉及相互关联的多个领域、多个环节。首先,要把桥头堡建设作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任务,认真做好保稳定、防风险、促和谐、固生态的各项工作,扎牢稳定之锚,筑牢安全之盾。其次,要完善桥头堡建设各个网络节点,整合桥头堡的多维功能,特别要将桥头堡的道路枢纽功能、产业承接功能、平台窗口功能、流量集散功能、示范带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放大效应,实现提升功能、做强门户、支撑发展。最后,推动发挥广元市各个职能部门、区县乡镇协同攻关,引导企业和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带头积极与周边区域对接,主动出击,用好用够各项优惠政策,并积极寻求省上和国家的支持。
四是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引领桥头堡建设推进深入。其一,桥头堡是门户,要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廊道经济发展,建设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建设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展现大蜀道、大熊猫、大红色、大生态的文化走廊;其二,桥头堡是前沿,是开放合作的前沿。要积极对接区外的先进生产力,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省内的五区联动等机遇,内沟外联,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融合。其三,以政治生态建设为抓手,致力推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完善,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环境新优势。
打造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北向东出桥头堡,是中央和四川省委赋予广元的神圣使命,广大干部群众必须担当担责、主动作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迎难而上,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广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