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晋朝
“点树交印,乃朝廷法度,今存古柏分布如下……”4月20日上午,在位于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景区内,一场还原古制的沉浸式演出正在进行,由“95后”演员李梓键扮演的郡守,一路巡查清点古柏、交代古柏管理注意事项,在游人面前生动地呈现出“官民相禁剪伐”“点树交印”的古制。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翠云廊视察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牢记嘱托,四川奋力实干。
谷雨甫过,行走在翠云廊大柏树湾的石板路上,头顶是苍翠的“穹廊”,身旁是来自各地的游客。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和它守护的古蜀道,正在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上焕发出蓬勃“春意”。
“一台戏”串起保护与开发
“每场表演都带着自豪。”作为土生土长的剑阁人,用李梓键的话讲,他很高兴能把当地代代相传的“点树交印”制度演绎给更多人看。
“点树交印”制度由来已久,从明代开始,就在翠云廊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点树交印”等古柏保护制度,并把古柏保护情况作为一项政绩实行考核。此后,每逢官员离任交接时,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生长情况。这一特殊的“离任审计”制度,沿袭至今。
今年2月起,翠云廊景区推出“点树交印”古制巡游表演。按照每日两场的排期,李梓键和同事们已演出60余场。
“300里翠云廊,处处是舞台。”翠云廊景区相关负责人蒲元彬介绍,由于是沉浸式演出,“点树交印”古制巡游表演没有固定场地,但正是这样的安排,让更多游客直观地了解到这条“苍翠廊道”背后的生态智慧。
“这台戏让我们在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剑阁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程杰介绍,从去年开始,翠云廊景区的游览人数激增。如何让生态智慧代代相传?“我们希望以沉浸式演出方式,寓教于乐,让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得益彰。”
“今年3月,我们还在古蜀道断带处补植柏树500余株。”徐程杰说,目前当地已形成“古柏保护创新管理机制”,按照县、乡、村、网格员四级管理模式,对全县7803棵古柏定点保护,并对古蜀道沿线柏树生长情况进行监控。
“一条道”激发潜力和活力
4月20日下午,在位于剑阁县普安镇的拦马墙,剑阁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工作人员李光凡正忙着搭建会场。2024年“古蜀道徒步游”活动将于4月22日至23日分别在广元市昭化区、剑阁县开启。届时,超过5000人将从剑门关、葭萌关出发,分别沿着金牛道向南徒步行进6公里。
李光凡介绍,作为与蜀道伴生的行道树,沿古蜀道脉络,翠云廊向北至昭化,向西抵梓潼,向东到阆中,以金牛道为牵引,总长度可达260余公里,可串联起沿途各地丰富的文旅资源。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汤继强表示,蜀道不仅能从横向上串联起沿线各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形成“1+1>2”的合力,还能在纵向上发掘与蜀道相关的文化意涵。徐程杰介绍,“古蜀道徒步游”活动除徒步外,还设有蜀道对弈、蜀道赋诗、蜀道画展等文化展示活动,目的便是发掘蜀道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剑门关、翠云廊其内涵涉及历史、文化、生态、自然等,未来,将依托蜀道,进一步衍生发掘更深的文化和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