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涌春潮
——朝天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纪实
本报记者 张玉伟
1月30日,记者在朝天区羊木镇张家坝社区“农家书屋”看到,一排排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书刊,桌子上摊放着各类杂志。村民柴凤海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养殖类书籍津津有味地读着。图书管理员向记者介绍,“很多村民都爱来这里充电,群众们亲切地称这里为‘文化粮仓’。”
2012年,朝天区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的广度,提升文化建设高度,广筑群众文化活动平台,不断壮大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城乡处处展现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勃勃生机。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每当夜幕降临,朝天城区各小区、广场等场所总会响起欢快动感的音乐,不少市民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律动的音乐,轻盈的舞步,已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农村,闲暇之余,农民朋友们常在窗明几净的“农家书屋”里学习致富知识,在基层服务点的电脑前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在宽敞的乡镇宣传文化站里参加培训学习、娱乐健身……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已成为该区群众幸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件”。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去年,朝天区深入实施“文化推动”战略,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开展文艺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将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城区同乐园、大中坝休闲广场、体育场等设施,为群众搭建起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开展“群众文艺汇演”,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基层文化列车”、“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有机结合,去年共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送字画、送春联”等送文化下乡活动30余次。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喜闻乐见的演出,就能登台展示才艺,演身边事、道身边情。
该区始终把文化重心倾向基层,全面完成214个村级农家书屋、110个村文化信息共建共享服务站、20个乡镇文化站和5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新建10个标准化农家书屋。区图书馆、文化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县级分中心、区文化馆规范化建设、羊木红军战斗遗址等加快推进。
随着一批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一座座标志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广大人民群众品位文化、享受文化有了越来越丰富的选择。
从“独乐乐”到“众乐乐”
文化惠民造福群众
冬日傍晚,同乐园广场乐曲悠悠,舞姿飞扬。一支业余老年腰鼓队正在排练。领队杨大妈告诉记者,她们每天晚上都集中排练,她们这支腰鼓队曾在市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健身腰鼓比赛中获一等奖。在朝天,像这样的群众文艺队伍有30多支,“提起锄头干活,放下锄头演唱”已成为该区农村群众生活中的一个特点。
去年以来,该区成功举办了“明月蜀道”大型诗歌朗诵会、《绵绣朝天》大型文艺晚会、元宵大型焰火晚会、元旦系列文艺活动、《山谷之音》音乐会、明月峡消夏啤酒节、纪念“五四”93周年青年歌会、羊木镇首届群众文艺汇演、“喜迎十八大·颂歌献给党”第三届十万群众歌咏活动、“学雷锋”和“国学经典”等青少年演讲比赛,高质量更是亮点之作。同时,该区成功承办了“行摄365·画说四川——‘剑门蜀道·明月峡杯’首届四川国际旅游摄影大展”;在核桃文化旅游节期间,邀请广元籍的省(市)书法家、绘画家、摄影家创作并展出书画、摄影作品86幅;多次举办群众书画展,为该区群众送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此外,该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5.12纪念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提高了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发挥功能作用,真正做到了从“独乐乐”到“众乐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从“出作品”到“创精品”
文艺作品芳香四溢
2012年,朝天依托各级文化阵地,组织全区20余只文艺队伍,积极开展“基层文化列车”等送文化活动30多场次,这些活动融歌舞表演、民俗演出、艺术展示于一体,有力地促进了区、乡镇艺术创作和演出。
该区不断发掘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文艺创作、演出等方面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相继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精品力作。去年,该区编排的《川北民歌表演唱》和《李家锣鼓》参加全市民间文艺调演;音乐情景剧《留守娃的儿童节》荣获广元市艺术节三等奖;舞蹈《麻柳妹子会当家》获全市民间文艺调研三等奖;舞蹈《检徽颂党恩》获全市检察系统文艺调演三等奖;歌曲《大道朝天》在全区推广传唱。《品鉴曾家山》、《朝天魂》等展现朝天地方特色书籍的出版,有力的推动了朝天对外美誉度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