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陵 记者 张敏
一幢幢红瓦白墙、斗拱飞檐的“小别墅”取代了昔日低矮简陋的土坯房;一条条正在硬化的乡村路飞速向远方延伸;一片片猕猴桃林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深秋时节,走进省委编办的对口扶贫联系点——朝天区中子镇贫困村印坪村,从房到路,由水到电,从种植到养殖,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细节,无不记录着该村的幸福转身。
海拔高,耕地少,举目一望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在省委编办的大力帮助下,作为一个典型的深山村,印坪村的幸福转身,是从路开始的。
“你看,我们这儿的农户都是分散居住在各个山头,要用一条路把他们都串起来,难度可想而知。”一说起村里的道路,村支部书记黄厚弟万般感慨,他说,路不通的历史,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就在前几年,他们村里一位王姓老汉不小心被马蜂蛰了,由于道路情况不好,救护车上不来,辗转几次才送到医院,最终因为贻误时间抢救无效而溘然长逝。
今年以来,印坪村紧紧抓住省委编办定点帮扶等机遇,深入推进强村行动,打响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完成居民聚居点场平工程,16.5公里的土路都得到了修整,路面不但由原来的3米拓宽到4米5,硬化工程也轰轰烈烈的展开。目前,已硬化了3.5公里,还有2公里道路正在硬化,群众开始建新房,排水沟、挡土墙、排水涵洞也在配套建设中。
60多岁的村民吴守琴笑着告诉记者,路好走了,老板都自己开着车到家门前收农产品和水果,再也不用起早贪黑的背几个小时到场镇上去卖了。
与此同时,整合资源修建水渠,加大对贫困村农技知识培训力度,开展产业扶贫,也一并打响。
没有水源,全靠天吃水,二组是印坪村海拔最高的一个组,也是最缺水的一个组。村民告诉记者,不下雨的时候就得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山脚下的三组去背水维持日常生活,到了冬天,更是十天半个月难得洗上一回澡。
而如今,翻山越岭从宣河乡竹坝村引来的汩汩清泉,已通过新铺设的7000多米管道,流进了每家每户。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不仅仅给印坪村人带来了生活的便利,更激起了印坪村人发展产业,发家致富的激情。
一户一本扶贫台账,一家一个扶贫计划。在省委编办的指导下,印坪村还制定了详尽的三年(2015-2017)精准扶贫暨强村行动总体规划。
在扶贫规划的引领下,印坪村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起了核桃,今年新栽核桃4000株,排乱去杂500亩,品种改良投入11万元,村民还自发组建并注册成立了广元市朝天区药王山核桃专业合作社。
除此之外,村民们还种起了猕猴桃,养起了黄羊,建起了标准草莓采摘大棚,挖建池塘蓄水养起了鱼,各项产业落地开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气。
贫困户尹长均对此感受深刻。原来长期在外打工的他,没挣上钱反而欠下了不少债。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他在帮扶干部一对一的帮扶过程中,养殖起了黄羊,现在规模已达到一百多只,彻底告别了贫困,过上了有房、有家、有产业的幸福日子。
“环境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还谋划着怎样搞旅游开发。”谈起未来,黄厚弟言语中透着斩断穷根的希望与自信。
中子镇党委书记张绍军说,通过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力争今年内4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到2020年,将印坪村建成“优势产业发展好、农民收入增长快、村容村貌环境优、村民文明程度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