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你的名字是蓝
——广元大气污染防治首战告捷
记者 张欣
如今,广元人微信朋友圈里晒蓝天白云的,似乎没有以前多了,即使有,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掀起波澜。
“已经习以为常了啊,”市民张女士说,“别说是我,我那些开始对‘广元蓝’特别向往的外地朋友,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曾经,蓝是广元的形容词,现在,蓝是广元的名字。
前七个月优良天数提升3.7%
“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市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已连续五年达到94%以上,是全省率先达标的五个城市之一。
在全省“大气十条”实施情况终期考核中,广元等级为优秀,稳居第一方阵。
围绕建设“无霾城市”和“中国最干净城市”目标,今年我市以“治尘”、“治污”、“治烟”、“治排”、“治软”为主线,以面源污染管控和点源整治为重点,挖潜增措施,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发展。
我市严格“责任制+清单制”,明确了环保、城管、住建、质监、公安、工商、发改、交通、农业、安监等10个行政执法部门81条行政处罚责任、监察部门行政追责责任和检察院刑事追究责任。
数据显示,1-7月,市主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0.1、26.1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降低17.3%、1.9%,优良天数率为95.2%,较去年同比提升3.7%。
重点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达到98%以上
中心城区大气颗粒物来源,扬尘是主要污染源。
“我市全面取缔了市城区所有煤堆、料堆,取缔了嘉陵江、白龙江(广元段)各类河道采沙场,对市城区及周边90余个建设工地实行‘一源一档’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六必须、六不准、六个百分百’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并充分利用数字城管、网格化巡查,对敞拉敞运、抛洒滴漏、带泥行驶‘零容忍’,对违法行为从严处罚。”市环保局局长赵廷延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为实现长效管控,市政府共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城市扬尘监管信息化建设,拟建空气自动监测微站20个,渣土运输监控站点50个,6000平方米、工期3个月以上的建筑工地一律安装在线监控系统,为管理精细化和快速监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从实际出发,全市扎实开展砖瓦、焦化等重点行业达标整治,全市107家砖瓦企业,完成规范整治50余家、淘汰落后生产线14家、关闭退出9家,重点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达到98%以上。
5家水泥厂和2家燃煤电厂全部完成降氮脱硝和脱硫设施改造,年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分别达5000吨、1500吨。
自2013以来,我市共计实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75个,共计节约标煤约80万吨;累计淘汰燃煤小锅炉60台、116.65蒸吨,市建成区全面完成燃煤小锅炉“清零”目标任务。
推进餐饮油烟整治示范工程290余家
每到秋收季节,在农村地区,焚烧秸秆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秋冬季节,空气本就干燥,焚烧秸秆无疑会加重空气污染,也容易引起火灾。
为此,我市建立起秸秆禁烧组织领导、网格化监管机制和责任体系,在农作物收获季节实行县区、乡镇、村(社区)、组干部包片蹲守、包村巡查,对发现秸秆焚烧履职不到位的严肃问责。
同时,我市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市政府每年安排300余万元,用于购买粉碎机和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补贴,昭化区纳入了全国、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区建设,有效解决了山区和丘陵分散地区秸秆就地焚烧问题。
2016年,广元首次推出市城区定点祭祀。到现在,已连续三年实现清明节、中元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定点文明祭祀。
“现在我们都是在南河体育场祭祀点祭祀,以前在河边烧纸挺危险的,如果引发火灾还不好追责,这里既干净又安全。”71岁的张大爷说。
“往年祭祀的时候我都不敢去河边散步,乌烟瘴气的眼睛都睁不开,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市民李女士也为定点祭祀点赞。
治烟不手软,市政府将餐饮油烟治理纳入民生工程,安排资金800余万元实行“以奖促治”,累计推进餐饮油烟整治示范工程290余家,查处夜宵餐馆和烧烤摊点油烟扰民案件477件,取缔露天烧烤占道摊点49处。
群众“蓝天幸福感”不断提升,也让奋战在守卫蓝天保“气质”一线的攻坚人员信心更加十足。
打赢蓝天保卫战,广元一年比一年干得好,还将一年接着一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