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委、市政府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2016年,全市有148个贫困村、6.1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4%——
脱贫攻坚决胜的广元实践
一条条水泥路盘绕山间,一座座黑瓦白墙的农居掩映花木,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行走在如今的朝天区鱼洞乡东风村,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贫困村变美了。
短短两三年,东风村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蜕变为“四好村”。2016年全村34户贫困户达到“一超六有”脱贫标准,摘掉贫困户“帽子”。
这是一幅民生画卷,也是一份脱贫答卷。
坚定决心打硬仗——硬仗有硬方法,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层层立下“军令状”,保持定力,超常推进
广元是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秦巴山片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7个县区有3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是全省6个整体纳入扶贫开发范畴的市州之一。
2014年,全市共精准识别出贫困村739个、贫困人口35.3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5.46%,面临着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艰巨任务。
“脱贫攻坚必须以背水一战、坚决打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市委书记王菲决心坚定。
“脱贫攻坚必须持续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各级各部门真正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如此强调。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任务、重大发展任务和重大行动部署,确立了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总目标,超常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到2020年底实现7个县区摘帽、739个贫困村退出、35.37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使命如山,号角催征。
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铺开作战图。建立“1+16+6+1”的脱贫攻坚作战组织指挥体系,构建起领导有力、运转高效、强力推进的脱贫攻坚作战格局。
立下“军令状”。健全“切实履责、逗硬督责、科学考责、严肃问责”抓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从市到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把压实责任转化为自觉担当和工作激情。
强化“挂帅出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亲自挂帅,而且带头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形成脱贫攻坚强大推力。
“33条”超常推进。出台《超常推进脱贫攻坚33条措施》,发起强烈攻势。建立了集上级考核、日常督查、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估的抓脱贫攻坚落实和绩效考评体系。
“四化协同”精细管理。个性化研制规划,清单化兑现政策,项目化落实任务,标准化管控过程。
鲜明问责惩处。严格实行“三个一律”,对不落实不作为的,考核评优一律一票否决,责任领导一律就地免职,追责问责一律从重从严。同时,宽容失误失败,在全省率先出台脱贫攻坚容错纠错机制、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和村组干部有效激励机制等,形成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干、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广大群众自力更生抓紧干的生动局面。
聚焦目标强攻坚——攻坚必获全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聚力发力、克难攻坚
“你看,这是我们菜地,平时煮饭需要葱蒜小菜,出门就可以摘,方便得很。”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易地搬迁户李桂英指着门口的三分田地说。
在五红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了41户135人,其中易地搬迁户21户69人。家家户户门外都有绿白相间的小栅栏,围着自己的三分田地。
要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必须先从基础设施抓起。
广元把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作为治贫的关键举措,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旧房改造,采取差异制定规划、规范建设住房、多元发展产业等措施,打造“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田园新村,让5.54万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
同时,全面开展交通大决战,突出建设通村路、延伸入户路、提升等级路,建成通村公路600公里、通组入户路1300公里,使3.5万贫困群众告别了肩挑背扛的历史。统筹推进水利、电力、通讯等建设,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4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500处,实施2810户电网改造升级,有力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这一系列数据,既是民生“清单”,也是脱贫“成绩单”。
奔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老乡。广元着力构建插花贫困帮扶机制,加强非贫困村帮扶。实行脱贫规划、资金投入、帮扶力量、督查督办、脱贫验收“五个同步”,在全省率先安排市县乡三级1071个部门单位、3.7万名干部职工,帮扶1802个非贫困村中6.86万户插花贫困户和2.13万户边缘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村民要脱贫,关键在产业。
广元将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实施对象精准化、产业特色化、载体园区化、经营组织化、技能专业化、投入多元化“五化同步”方略,长短结合、以短支长,让贫困群众增收驶入快车道。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添动力。广元大力培育“一司二社”的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使脱贫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超过8元,同时增加了群众的当期收益。
“靠自己的双手打拼过上的好日子,才会让左邻右舍瞧得起,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心里才会更踏实。”朝天区东溪河乡中坝村贫困户王洪明不等不靠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自力更生摘“穷帽”。
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主力。广元坚持短期扶贫、同步扶能、持续扶志,着力构建群众内生动力机制,动员群众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脱贫的事情自己干,充分激发出贫困群众的强大动力。
勇于创新作答卷——全力提质增效,大胆探索,奋勇争先,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脱贫攻坚的务实创新之路
“村里通过评选孝道人家、家庭示范户,树立了新风正气。好风尚带动了每一位村民,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昭化区柳桥乡普子村村民唐少贵感慨。
普子村通过实施脱贫奔康“六化”行动,一改过去垃圾乱扔、脏水乱倒、邻里不睦的状况,互帮互让成为新风气,比产业比致富成为新时尚。
广元市把如期脱贫与实现小康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省委“四好村”建设要求,大力实施脱贫奔康“六化”行动,即房前屋后庭园化、村落民居整洁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公共服务体系化、基层治理法治化、新风培育常态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去年全市高标准建成省级“四好村”67个、市级“四好村”268个,大大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积极构建返贫预警阻击机制,对2014—2016年已脱贫村和户,全面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做到“帮扶、政策、项目”不变,确保群众奔康“稳得住”。
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广元大胆探索,积极突破,探索实践出脱贫攻坚的“广元路径”。产业发展“五化同步”、就业促进“124路径”、集体经济“355方略”、易地扶贫搬迁“四化四好”、土坯房改造“建、改、保”、教育扶贫“四好四不让”、健康扶贫“四大工程”、党建扶贫“八大工程”、驻村帮扶“六个一”、金融扶贫“三大机制”等经验做法,得到了国家、省领导的肯定。
摘穷帽,焕新貌。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全市减少贫困人口17.48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8.06个百分点。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脱贫攻坚是一场大战役,首战告捷只是开了个好头,后面还有多场硬仗要打。
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抓落实。2017年,广元要完成1个贫困县摘帽、255个贫困村退出、6.7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广元将聚焦聚力打好第二仗,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硬仗,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
(记者 盛伍 任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