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冲动是魔鬼”。每年的“双11”网购狂欢节,这句话表现的尤为突出。
部分市民在“双11”冲动购物后,出现大量退换货,甚至和商家闹出纠纷的例子不在少数。
对此,市消委会提醒市民,消费者应当理性面对“双11”,别让“双11”成为“消费负担”。
“双11”未到购物车已满
8日,距离一年一度的“双11”还有3天,不少“剁手党”已经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了。
已经将N多东西放入购物车的市民陈美玉就是其中一员,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她可能还会将更多东西加入购物车。
陈美玉表示,自己已经是第3年在“双11”的时候开启疯狂购物模式了。虽然每次血拼完去看账户余额时,都有种想“砍手”的冲动,暗下决心下次不能再这样了,但每次看到心仪的商品价格确实比平时低时,就又忍不住了。
“双11的低价对我来说真的很有吸引力,虽然有些现在用不上,但看到价格低就想买。”陈美玉坦言,过去两年的“双11”,她有过不少失败购物,不是买回来不合适,就是买回来有质量问题,退换货过程又慢又曲折,但每年看到心仪的商品打折,她还是忍不住“剁手”。
疯狂购物售后成难题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许多市民和陈美玉的想法一样,认为买了不合适,退换就行了,殊不知次数多了,遇到不良商家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多。
去年“双11”,叶女士在网上抢购了12盒牛奶,特价秒杀才20多元钱,十天之后,快递人员给叶女士打电话称,东西已经寄到了,但是箱子都坏了,里面的牛奶已经漏了许多。
叶女士只好选择拒收,核实后确认为商家包装不到位,导致牛奶损坏。叶女士随后联系商家,没想到该商家拒不认账,称是快递原因,与他们无关,叶女士和他们争吵多次,最后商家直接不再回复她的任何消息。
“后来我就给主管商家的天猫商城打电话,工作人员说,这没有办法,商家应该会主动和我联系,一直在敷衍,所有的话都带着‘应该’两个字。”叶女士告诉记者,感觉自己都没有说理的地方了,最终还是自认倒霉,白白损失了20多元钱,虽然数额不多,但受到了委屈,非常难过也很生气。
市消委会提醒理性面对“双11”
如今,网购成为许多年轻市民的首选,“双11”期间各大电商也推出力度不等的促销措施刺激市民“狂购”一把。针对即将到来的“双11”,市消委会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网络购物要理性选择、科学消费、依法维权。
首先要慎选电商。尽量选择大型、成熟的购物网站或官方网站及信誉度较高的卖家,关注网店的信誉级别和购买者的评价,选择信誉级别高和网购评价高的网站和网店。在购物过程中细心查看对方网址是否为官方网址,不要轻易打开一些非法链接。
其次,在购买前对商品要进行详细了解、比较,不要被低价迷惑而盲目下单。要货比三家。特别是对于降价、甩卖、清仓、最低价、打折等商品更要认真辨别、仔细对比,核实优惠折扣的真实性,避免被虚假打折行为所蒙骗。付款时要坚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要与卖家私下约定其他交易方式,不要轻信、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及要求。
另外,消费后要保留证据,消费者应注意截取宣传网页,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等购物凭证,同时注意保留对话截图,以便产生纠纷时提供给电商平台客服。在需要退货时注意保留退货凭证(快递单号等),消费者一旦与电商产生纠纷,可以通过客服网络平台发起维权投诉,也可以向网站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消保委组织等投诉维权。
记者 赵雪洋 实习生 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