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题: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述评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山西太原市迎泽区委党校迎泽街道分校教室里,数十名街道、社区干部围绕最新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展开学习并进行交流分享。
从第一卷到第四卷,这一著作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向外看,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向内看,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用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十年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阐明原则立场,廓清理论是非,校正工作导向;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一系列重要讲话、一个个重大部署、一项项有力举措,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十年来,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这是2021年6月22日在北京拍摄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1年仲夏时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馆。一年多来,前来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感悟一个伟大政党的初心使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
2021年4月25日,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走到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的油画《陈树湘》前,党员们聆听讲解员讲述陈树湘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故事(2021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纪念碑前每一个庄重的鞠躬、纪念馆内每一次深情的凝望、对英雄故事每一回动情的讲述,都彰显着对中国精神的崇尚与弘扬。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
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到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再到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理想信念的根基更加牢固,精神文明的花朵愈发灿烂。
参观者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良业夜游展台的《千机圆明》沉浸体验空间内欣赏数字技术模拟的圆明园景象(2022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放眼新时代,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竞相闪耀。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秋佳节,杭州良渚,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文润阁”用镜头记录了月光下的诗情宋韵。月光千年未变,时代已万象更新。
2022年7月底,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这座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充分体现着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小朋友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上参观(2022年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鲜明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推动下,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
观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也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观看北京绢人工艺品(2022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深入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梳理,摸清文化资源家底,文化遗产保护跃上新台阶,我国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居世界第一;
《记住乡愁》《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唐宫夜宴》等电视节目“圈粉”无数,传统节日文化深入人心,文物热、非遗热等纷纷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焕发当代价值和永恒魅力;
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介绍中国经验、传递中国声音;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广泛开展,“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球掀起中国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观众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2022年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中,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戴上AR眼镜,探寻“稀世珍宝”伯矩鬲背后的故事;在虚实融合的数字空间中,沉浸式“云”游敦煌莫高窟……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科技与文化相融合让参观者“跨越千里、穿越千年”。
“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文化惠民“大礼包”,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文化小康”带来的幸福感。
十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国文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更加繁荣的生动景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面迸发。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全国政协委员,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新时代的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学生在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2021年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生动讲述脱贫攻坚故事;长篇小说《人世间》《主角》等现实题材佳作摘得“茅盾文学奖”桂冠;歌曲《坚信爱会赢》、话剧《护士日记》等讴歌疫情中的凡人英雄;复排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重大主题文艺活动《奋斗吧 中华儿女》《伟大征程》等引发社会热烈反响……
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姿多彩——
观众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观看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中的作品《呦呦鹿鸣》(2022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介绍“经典,予生活以诗意——‘文津经典诵读’十周年主题展”(2022年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十年来,我国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2个,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到目前为止,实现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
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文化强国建设步履矫健。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绚丽新篇。
海报设计: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