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的笑容里 嘉州续写千年梦想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回眸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曾小清 王晋朝 张红霞
9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在乐山闭幕。这是中国曲艺节首次来川。600余名曲艺群星参加了这场曲艺盛典。
乐山市,古称嘉州。通过曲艺盛典,在老百姓的笑容里,嘉州续写千年梦想。
南北曲种轮番登台,带给观众文化盛宴
曲艺节期间,曲艺大咖纷纷拿出绝活同台竞技。
开幕式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冯巩压轴献演,风趣的诗歌接龙出其不意地把乐山的美食、景点、地名穿插其中,抖出去的包袱都“响”了,猜出来的谜底竟在乐山人身边。闭幕式上,曲艺家姜昆献演代表作《一仆二主》。该作品关注现实生活,演了多少年,就让观众笑了多少年。
国乐大师方锦龙抱琵琶跨界带来“曲艺首秀”,国宝文物击鼓说唱俑在叮当的演绎下活灵活现。相声、京韵大鼓、粤曲等南北曲种,扬琴、清音等四川曲种,以及彝族说唱、藏族甘孜踢踏说唱等少数民族曲种接连登台,带给观众文化盛宴。
相声演员牛群在主持惠民演出专场时,意外遇见30年没见的乐山“老班长”。《乡村爱情故事》的主演赵海燕、闫光明,从电视屏幕走来,用东北二人转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李金斗、沈伐、李伯清、叮当、巩汉林、李菁等曲艺名家轮番登场,从11岁到80余岁,曲艺薪火在观众的掌声里传承和接力。饱含乐山元素的四川清音《峨眉山月》,用清丽的曲调和优美的唱词,让在场观众仿佛看到那轮峨眉山间月,看到历史帷幕下诗仙李白仗剑出川的背影。
有人追星成功,有人听出共鸣。“我早在网上和电视上看过他们表演,这次现场看更喜欢了。”
青年观众姜雪和朋友非常开心能在现场“偶遇”卢鑫和玉浩。两位演员专门腾出位置,让姜雪和朋友站在中间,拍照留念。95岁的观众赵树林坐在轮椅上,嘴里念叨着曲艺节目《果树说话》的唱词。他说:“这个词唱得好,真实,让我想起当年在农村栽树的场景。”
有老朋友的厚爱,有新朋友的期待
三年一度的大戏台,为何搭在乐山?
“乐山有热情的观众,他们懂曲艺、爱曲艺,这里是曲艺的盛地。”相声演员李金斗说,他每次来到乐山,都会发现这里的变化令人欣喜。
川渝一家亲的文脉,流淌在重庆市曲艺团艺术总监、牡丹奖获得者袁国虎心间,他如数家珍:“乐山有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川剧四大名丑之一周裕祥,还有我非常敬爱的戏曲导演谢平安……”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评弹演员盛小云第一次来到乐山:“我一直知道乐山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四川的曲艺发展非常兴盛,谐剧和四川清音都有很高声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认为,曲艺是距老百姓最近的艺术样式之一,相信中国曲艺节在乐山举办,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也能对乐山文旅事业的建设和四川的文化强省建设,起到助推作用。“这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大欢乐的聚会。”
有乐山的探索和努力,更有四川面向未来的开放胸怀。
四川有50多个曲艺种类。接过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举办接力棒后,乐山市成立曲艺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力实施曲艺资源普查、创作扶持、阵地建设、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五大提升行动计划。“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乐山市文联主席罗国雄表示,摸清家底后,乐山围绕曲艺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制定系列支持政策,打造了40个“乐山曲艺传承发展基地”。
3年来,乐山结合本地文旅资源,创作和改编了《大纸坊》《峨眉山月》《白蛇前传》等30多个曲艺节目,新创作的曲艺剧《月下春风》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3名曲艺家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新会员。
“不仅有传承,更有创新。”《峨眉山月》词作者马平也创作了四川扬琴《大纸坊》。《大纸坊》在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说唱新天府 礼赞新时代”四川省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中一经亮相,便获得各界好评。在马平看来,这个节目用“非遗+曲艺”方式说唱当地人文故事,“以曲艺表演形式让非遗技艺、曲艺艺术和城市记忆相得益彰,实现了更好的传承。”
探索“曲艺+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新路径
曲艺节期间,基层一线曲艺工作者、全国各地曲协代表、曲艺研究者、管理者在中国曲协加强曲艺创作推进会上,交流经验、分析问题、找出共识、探索新路径。
新的故事,在继续。以承办本届曲艺节为契机,乐山正探索一条“曲艺+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新路径。
“以‘节’营城,最重要的是为乐山带来影响力、关注度和流量。”乐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中国曲艺节的影响力,乐山推出一系列中秋、国庆主题文旅活动:乐山市沙湾区启动“沙湾好戏周”,用戏剧魅力串联起整个假期;夹江县在中国曲协“送欢笑”走进夹江展演活动后,推出《大鱼》唯美国风音乐会、二十四伎乐《唐·宫乐宴》国风音乐会等精彩节目。
乐山希望通过承办中国曲艺节,推进曲艺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创形成传承有序、特色鲜明、群众基础雄厚、文旅深度融合的曲艺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创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曲艺名城”奠定基础。
乐山如诗,如今又加入丝竹鼓曲的唱和。乐山如画,如今又融入笑声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