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广元日报记者 唐淑英
连片扶贫开发覆盖4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18个重点村,扶贫搬迁2684人,扶贫劳务培训2000余人,贫困人口减少1.5万人……
这是朝天区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交出的答卷,是该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一等奖的有力印证,更是朝天21万人民奋力谱写威武雄壮“中国梦”朝天篇章的生动实践。
“连”出新气象
6月14日,记者沿“沙(河)曾(家)平(溪)”一路走来,在蔬果飘香的农田和涓涓清泉溪流之间,青瓦白墙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宽阔的乡村道路纵横交错,土鸡养殖、蔬菜基地片片相连,天高云淡,百鸟唱和,恍如梦境。这是2012年朝天实施连片扶贫开发打造的又一个百里新农村走廊。
两年来,朝天区以新村建设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将产业、园区、城镇、旅游、文化等有机结合,着力助农增收,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着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连片开发,规模实施。其中,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为重点,投资1.757亿元建成的“沙曾平”百里新农村走廊,实现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大融合,惠及11200人。今年3月,该区又拉开了 “转(斗)马(家)文(安)”连片扶贫百里新农村走廊建设大幕。
“推”出新面貌
沙河镇三湾村,曾是一个边远偏僻的穷村,去年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村后,短短一年新修、维修村组公路3.5千米,建引水渠系1千米,安装引水管道6千米,新栽核桃245亩,新建集中安置点2个、便民服务中心1个,配套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600平方米……一夜之间地覆天翻。
朝天区按照“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体现特色、群众满意”的要求,科学制定规划,因村因户制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突出抓好18个重点村建设。在此基础上,该区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以城镇建设为纽带,以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大力整合扶贫资源,狠抓项目实施管理、资金统筹监管和督办检查指导,整村推进村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搬”出新天地
“我在山上住了几十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搬下山。可像我这样的困难户,哪有钱盖房子,是扶贫搬迁让我和城镇人一样过上了新生活。”15日,搬迁到转斗乡黎明村石灰窑集中安置点的村民文安兴激动地对记者说。
“瞄准对象、先难后易,一户一策、相对集中,有土安置、产业致富”,是朝天区探索出的扶贫搬迁新路。通过扶贫搬迁与连片扶贫、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紧密结合,集中搬迁、插花搬迁、梯次搬迁以及依托产业基地搬迁等相互补充,在转斗、文安等乡镇建成一批各具特色、设施齐全、环境舒适的集中安置点,完成搬迁681户2684人。其中转斗乡转南村集中安置点经过一年多建设,新建住房5460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土鸡、猪舍1390平方米,硬化道路3.3公里,新建村级文化广场600平方米,改造耕地面积100余亩……达到了“家住楼房、户有产业、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目标,成为全区扶贫搬迁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训”出新路子
“我现在广东打工,月收入4000元以上。从以前的1000元清洁工工资到现在4000元工资,是技术改变了我的生活状况。”羊木镇农民闫朝磊对扶贫劳务培训满怀感激。
朝天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订单培训,保障就业”的原则,以广元电力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培训基地,以贫困人口、农村新生劳动力为中长期培训的重点对象,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就业技能培训;以农林水牧等技术推广部门为依托,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授课、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鸡猪养殖技术、核桃蔬菜栽培管理技术等培训,使广大贫困户均掌握1至2门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两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30次,培训贫困农民20000余人次;加大乡镇扶贫业务培训力度,组织61个重点贫困村支书参加连片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培训班,大大提升了扶贫效果,为该区实现“全面小康梦”起着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