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核桃是广元农业的“金字招牌”,近年来,“朝天核桃”获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保护,创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并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再次上榜2023全国百强区域品牌(地理标志),较去年上升4位,2023年品牌价值被评价为54.46亿元,2023年全区核桃产量预计超过5万吨,人均核桃收入超过4000元。不久前,国家农村产业(核桃)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创建名单,中子镇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成果的背后,是林业人在实践中不断求索,致力于生态价值实现的生动写照。
围绕短板做“加法”
7月24日,在广元秦川印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核桃油、核桃花等林产品,正通过直播售卖。同时,公司新上核桃油冷榨项目,正积极推进建设。
“精深加工能力弱、新型经营主体活力不足、行业文化挖掘不深,是朝天核桃产业目前的三个短板!”朝天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在该公司即将新上的松子加工和核桃油冷榨项目现场说。
围绕“三个短板”,朝天正加快培育核桃精深加工企业集群,积极将广元秦川印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为省级林草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元棒仁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创建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区核桃精深加工企业总数达7家,年加工核桃干果达1万吨以上,核桃系列产品总数达10余种。发展核桃初加工点114个,培育核桃产品集散销售电商企业2家。
在培新型经营主体活力上,朝天开出的“药方”是集中林地、技术、信息等资源,培育和壮大核桃专业合作社的“牵引力”。目前,全区培育和发展核桃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达3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带动社员人数超过2000人,辐射带动核桃种植户近2万人。
文化是灵魂,深挖和培育核桃文化,是朝天核桃产业发展的内核。目前,朝天建成了全省首个核桃博览馆,每两年举办一次四川·朝天核桃文化旅游节。今年结合四川餐饮品牌曾家山菜系,新挖掘整理出核桃养生宴,菜品达10余种。
瞄准提效做“减法”
沙河镇罗圈岩村是朝天核桃产业重点村,村民何应祥说:“今年我的核桃林有20多株核桃树被砍,总觉得可惜了!”
一旁的村干部侯明堂说“可惜个啥?林子太密了,核桃产量反而下降!”
“去年以来,我们开始核桃疏密试点,围绕的核心是提质增效!”朝天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当地核桃疏密,是针对部分核桃种植密度过大、产量和效益偏低等现象开展精准“间伐”,核桃树由原来的每亩22—33株,减少到15—18株。今年该区沙河、中子、朝天等乡镇开展核桃疏密促增收试点达1500亩。
在农机推广上,该区借力国机集团定点帮扶契机,定制生产并推广山地核桃便携式采收机、便携式松土机等设备400余台,示范安装山地单轨运输车2公里等,极大减少了林农劳动力投入,克服了当地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低产低效核桃树,朝天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开展品种改良,主推品种为本地选育的“蜀朝2号 ”“广丰”等优良品种,目前,全区50万亩核桃良种化率达84%。
聚焦机制做“乘法”
7月14日,一场针对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班调度会,在朝天区委副书记、区核桃产业专班班长、区副林长的主持下召开。区林业、经信、市场监管、商务、经合等相关部门,核桃产业重点乡镇村参加了会议。抓核桃产业发展由林业部门“独唱”发展为相关乡镇村和部门的“大合唱”,形成区统筹、产业重点乡(镇)级全力抓、村级引领带,“三级同抓”促核桃产业提质长效机制。
会议不止谈成绩,重点是围绕核桃高质量发展谈问题、提建议、明方向、定目标。要求参会主体要主动谋划、通力协作、积极作为,推动核桃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要集中打造基地和园区示范亮点,因地制宜开展核桃品种改良及推广工作,积极推进核桃新品种培育。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防治核桃病虫害等新技术。要在核桃产业“接二连三”上取得新突破,集中解决核桃精深加工企业的困难,做好服务的“店小二”。要发挥村级组织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以短养长”,最大限度提升林地综合利用率等。
紧盯风险做“除法”
“靠天吃饭,靠地穿衣”、市场价格规律等都是影响核桃产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为此,朝天区试点推广核桃自然灾害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并取得了成功,试点经验在广元全市推广。2022年以来,两项保险投保面积近1.7万亩,保费达 110余万元。
为克服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缓解行业融资难,该区充分发挥物权抵押贷款支林惠农作用,发放经济林木(果)权证6本,林地经营权证10本。
“降风险、提效益是我们发展核桃产业的底线,因为产业的另一头联着千家万户!”朝天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为防止核桃产业青年林农断层现象,该区在核桃重点乡镇和村开办青年核桃技能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培训,今年参训人员已达200余人次。同时,根据核桃生产管理需求,积极开展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确保核桃主产区户均有一名“懂管理、会操作”的技术明白人,助力核桃产业科学发展。